11月18日正规配资十大排名,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向海图强:海洋经济新展望在南沙举办。一众海洋经济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中国“新蓝海”。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邦成围绕“航运出海港口引领,向海而兴”发表主旨演讲。
孙邦成提出,港口是国家和城市崛起的战略基石、是贸易联通的关键枢纽、是产业集聚的动力源泉、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海洋经济正成为拉动增长的新引擎,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这幅波澜壮阔、向海图强的画卷中,港口始终是最核心的落笔点。
港口是作为连接陆地与海洋,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枢纽,是海陆贸易的接口,是货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关键集散地。“在海洋文明和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中,港口始终占据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位置,先进的港口体系更是推动国家走向深蓝、掌控海上贸易、积累财富的关键。”孙邦成表示,作为陆海统筹的关键载体,港口是海洋建设中向海洋要生产力、求增长点的核心支撑;在交通强国战略中,港口是贯穿陆海、连接东西的核心枢纽;面对贸易强国建设的要求,港口更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围绕港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四重作用,孙邦成做了具体解析:
港口是国家和城市崛起的战略基石——
从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世界强国的崛起都与向海图强、掌控海洋密不可分,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正是依托港口发展航海、建立殖民地网络、控制海上贸易线路,从而成为一代海洋强国。
同时,孙邦成以全球四大湾区举例。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湾区,四大湾区的核心支撑都是以港口起步。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是重要的贸易门户。正大力发展制造业、新兴产业,不断促进产业的提升,供应链的出海,这将成为世界湾区中重要且亮眼的一部分。
港口是贸易联通的关键枢纽——
“全球有90%以上的货物是依托海运来完成。”孙邦成列了一个数据。同时,他提到,广州作为千年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港口城市。清朝,全国的贸易集中在广州一口通商,这也促进了1957年广交会落户在广州。
此外,广州也是国际贸易的南大门。中国对亚洲、非洲以及欧美的贸易,也都是从广州首发航线。
港口是产业集聚的动力源泉——
港口是高效连接海、陆、内河、空运的重要物流节点,港口实现货物在不同运输网络中的无缝衔接、快速结算,形成了海陆空铁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同时,港口促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包括临港产业、汽车、粮食、家电、石化、钢铁、制造装备、修造船,以及现代物流业、仓储、转运配送。
“有了基础的物流和临港产业,必然会带动高端的临港服务业发展,如金融、贸易、信息、教育以及航运咨询、航运会展。”孙邦成表示,当前,南沙已经落户了广州数据交易所和南沙期货产业园,这正是以航运、物流、港口为基础,促进的高端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动实践。
孙邦成提到,南沙作为广州港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从2004年至2024年,20年广州港在南沙累计投资441亿元人民币,先后建成了专业化的粮食码头、汽车码头、石油化工码头、集装箱码头,同时带动了南沙的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汽车出口产业的发展以及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南沙现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车厘子、榴莲集散基地,这正因为有了港口,拉动了南沙冷链,千亿级冷链产业集群的快速集聚。”孙邦成表示,包括路易达孚、广汽、美的、TCL等龙头产业在南沙的落户,都与港口的存在密不可分。
“广州港始终坚持揽货揽产。我们在揽取货物的同时,积极向客户营销,希望客户能够把产业落户到南沙,在南沙落地生根。”孙邦成透露,依托南沙港,已推动了近100家集装箱、冷链、粮食、汽车等品类的进出口企业落户南沙。这是港口拉动产业落户的积极带动作用。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印发的《中国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报告》提到,2024年中国海港城市经济总量达到6.7万亿,占这些城市经济总量的13.6%。沿海港口每万吨货物吞吐量可创造GDP 194万元;港口每1元建设投资可实现万人的就业;港口每创造1元GDP能拉动国民经济产生3.7元的增加值贡献;港口每上缴1元税收,可以带动其国民生产总值4.6元的税收贡献……
“港口主要带来直接经济贡献、间接经济贡献、诱发经济贡献。对于南沙而言,南沙港不仅仅为地方贡献税收,同时也助力南沙区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内陆等。”在孙邦成说道。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孙邦成表示,港口现正朝着大型化、专业化、数字化、低碳化融合快速发展。下一步,广州港将持续提升枢纽能级,深化与“一带一路”沿海港口合作,继续做好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门户,做好带动产业升级、服务经济发展的纽带,以更高效的物流网络、更绿色的发展模式、更智能的服务体系、为海洋经济发展架起通途,为城市向海图强筑牢根基。
撰文:余妍玲正规配资十大排名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_股票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