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规定将中小学教材中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实盘配资网站,也就是说,中国的抗战从1931年9月18日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开始。
事实上,这并非中国首次阐述此见解。早在1946年5月,由上海永安月刊社发行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一书中,便已明确提出:“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三省的侵占,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正式拉开。”
然而,这一观点并未获得全球其他国家的广泛认同,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两点。
首先,自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以来,尽管我国军民展现了坚忍不拔的抵抗精神,然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并未对日本正式宣战,故此事件不宜被视为战争的开端。
其次,鉴于其性质为世界性大战,理应汇聚全球各国的力量共同参与。然而,当时仅我国东北地区及若干省份的军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尚未能形成一场全球规模的“世界大战”。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也有众多人士赞同此说。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例,在美日宣战之际,他曾明确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实际上自1931年日本侵占沈阳的那一刻便已燃起。
众所周知,日本法西斯对亚洲的侵略乃公认的历史事实,而其侵略行径正是始于对中国东北的占领。故而,若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点,亦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端,那么1931年9月18日无疑是一个不容忘怀的历史时刻。
自然,一个更为广泛认可的起始点,便是1937年7月7日。在抗日战争进入尾声之际,湖南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中,已明确提出了这一观点。“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拉开序幕。”
在这轮风波中,国民政府正式发布了《自卫抗战声明书》,蒋介石亦发表了对卢沟桥事件表示严正立场的著名声明,宣称:“一旦战火燃起,无论地域南北,不论年龄老幼,每个人都肩负着捍卫国土、抗击侵略的重任,每个人都应当坚定至死不渝的牺牲信念!”
这一历史时刻,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拉开,发出了为全球和平而与侵略者抗争的第一声怒吼,因此,它理应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
而且,紧随中国全面抗战的启动,日本、德国以及意大利迅速结成法西斯同盟,这一举动彻底改写了世界战争的版图。随之,西方反法西斯阵营应运而生,欧洲各国纷纷向法西斯势力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全面爆发。这一连串事件,无不与我国发生的“七七事变”紧密相连。
在全球范围内,确定战争开端的常规做法是选取最先发动的战争作为起点。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拉开序幕,同时,它也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对抗法西斯主义的战场的诞生。因此,在追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点时,1937年7月7日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
遗憾的是,无论1931年9月的18日还是1937年7月的7日,均未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国际上普遍接受的二战起始日,始终是1939年9月1日,这一天标志着德国对波兰的入侵。
为何西方世界将德国对波兰的进攻视为二战的开端?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当时的波兰受英国与法国的庇护,英法两国向波兰许诺保障其安全与独立。因此,德国对波兰的侵略实际上是对英法的直接挑战,这一举动不仅将战争的范围扩展至十个国家,而且在规模与影响上均引发了欧洲全面战争的危机。
其次,不容忽视的是西方世界的傲慢与偏见。在上个世纪,西方国家长期占据国际舞台的中央地位,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以西方为中心展开的。因此,即便是二战的爆发,其起点也被设定在了西方。
然而,在西方人的视角中,二战的主战场似乎局限于欧洲,他们对远在万里之外的亚洲战场知之甚少,更不甚关心。他们普遍认为,是西方人的领导力促成了二战的胜利,而东方人,不过是遭受侵略的一方,对战争胜利的贡献微乎其微。甚至,他们认为日本的投降也是由于美国出兵的结果。
因此,基于这种认知,将二战的起始点定于1939年的欧洲,便显得顺理成章。
这实则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傲慢与成见,与历史的真实面貌相去甚远。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实盘配资网站,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愈发重要,我们有必要提出我们自己的合理见解,以此告慰自1931年9月18日抗日战争爆发以来,英勇献身的无数先烈们!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_股票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