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许多省级飞地正规配资平台,目前共有13个省级行政区拥有30多块飞地。然而,由于这些飞地的面积和人口数量普遍较小,它们一般都是基层行政单位,多为村庄或镇级单位,很难在地图上看出来。

只有两个省级飞地与众不同,分别是河北省的北三县和黑龙江省的加格达奇区。其中,加格达奇区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相当于地级市)的首府所在地,面积约1587平方千米,人口12.9万,是所有省级飞地中行政级别最高的一个。

加格达奇的地理位置也极为特殊,它实际上位于大兴安岭地区的一部分,而大兴安岭地区主要归属于黑龙江省。然而,加格达奇却“飞”到了内蒙古,距离黑龙江省约70千米。

加格达奇区还存在着独一无二的“人地两分”现象。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到1965年,加格达奇一直属于内蒙古自治区。1965年,虽然将加格达奇的行政管理权交由了黑龙江,但土地产权仍归内蒙古所有,税收也上缴给内蒙古,如今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58年。

那么为什么加格达奇会如此特殊呢?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历史角度来看。大兴安岭地区曾是酷寒之地,直到20世纪初才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后来才被划归到黑龙江省管辖。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加格达奇所在的岭南一直归属于黑龙江省。

随着国家转入经济建设时期,加格达奇成为了大兴安岭地区的林业资源开发中心,并在1964年成立了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随之而来的行政管理和管辖权问题也随之展开。为了解决跨省事务统筹问题,中央在1964年成立了大兴安岭特区,将其归属于黑龙江省管辖。

由此可见,加格达奇的行政归属经历了内蒙古和黑龙江的交接,最终转归黑龙江省管辖,但土地产权仍属于内蒙古。整个过程从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并开始管辖加格达奇及岭南地区,至1965年脱离,加格达奇归属内蒙古的时间只有18年。

经过多次行政调整,松岭区(加格达奇)和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关系得到梳理,黑龙江省加大了对特区的投入,调集了数万名林业职工,以松岭区(加格达奇)为中心,全面开展林业资源开发工作。

原来来自内蒙古的官员和工人被调回原地或转到黑龙江省,使得在组织关系上,松岭区(加格达奇)当地的内蒙古人基本上没有了,几乎全是黑龙江户籍。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使管理部门更靠近生产现场,松岭区和松岭林业公司在1967年将总部迁到北面的小扬气,同时恢复了加格达奇镇。加格达奇镇仍然作为大兴安岭特区的首府,与松岭区平级。

经过多次行政关系的调整,大兴安岭特区最终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之间成立,并隶属于黑龙江省管辖。然而,松岭区、加格达奇镇的“管辖权属黑龙江大兴安岭,土地属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尴尬困境。随着历史的变迁,该地区的行政归属问题引起了黑龙江和内蒙古两地的长期争议。

在飞地问题上,黑龙江省坚持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的行政管辖权仍应属于大兴安岭地区,土地产权则属于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然而,内蒙古方面则主张应该将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的行政管辖权归还给内蒙古自治区。

虽然国务院已经批准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呼中区、新林区等的县级市辖区建制,但因为内蒙古的强烈反对和害怕全国有样学样,在民政部行政区划网上是查不到这几个区的。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_股票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