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有个事儿闹得挺大,不少人心里都打鼓:咱们的制造业怎么往印度跑了?你看苹果手机,以前都是中国造,现在美国那边卖的不少都印着“印度制造”。有人就担心了,这么搞下去,是不是给印度送了个大机会,最后咱们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实话,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虽说中印边境那边的紧张气氛经过几轮谈判缓和了不少,航班也恢复直飞了,两边做买卖的钱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印度对咱们的那股子敌意压根儿就没消停过。前几年他们封杀的那些中国软件和游戏,到现在也没解禁。人家心里打的算盘门清着呢,就想趁着中美关系紧张,美国逼着那些大公司把产业链从中国搬走的当口,好好捞一把。
就拿苹果这事儿来说吧,人家现在要求所有给他们配套的企业全都去印度建厂。你想想,这意味着啥?以前咱们中国工人辛辛苦苦组装的手机,现在被印度那边接手了一大块。这让不少网友看着心里不是滋味,琢磨着是不是咱们的制造业要被掏空了,经济会不会受影响,国家安全会不会出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事情真有那么严重吗?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最近中国社科院那边搞了个研究,专门分析这个制造业转移的事儿。他们弄了一堆数据,主要看的是美国从中国和印度进口东西的变化。说白了,就是看哪些东西以前从中国买得多,现在印度份额涨上来了。
这个研究方法其实不能说百分百准确。为啥?因为美国市场不代表全世界啊。咱们在美国那边份额少了,不等于咱们整体出口就少了,也不代表咱们这个产业就不行了。人家研究的人自己也承认,这些数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咱们换个角度想,产业链跨国搬家这事儿,在全球化时代太正常不过了。资本嘛,哪儿赚钱往哪儿去,再加上政治因素一掺和,搬来搬去很平常。从2010年到2023年这十来年,美国从中国和印度进口的东西变化,大概能分成三种情况。
第一种,咱们不但没丢阵地,反而还扩大了优势的。比如说火车设备、化工产品这些。虽然涉及的行业不算多,可销售额那是真不少。有人说印度在汽车和航天制造上比咱们强,这话得打个问号。印度汽车工业跟咱们比?开什么玩笑。只不过美国那边基本不让中国车进去罢了。至于航天制造,人家印度主要是接了波音那些美国公司的活儿,咱们是在搞自己的航空航天产业,路子不一样。不过有一点得注意,汽车这块儿将来可能会有些产业往印度挪,这个得提防着点。
第二种,咱们的优势有点缩水,产业开始小幅度往外挪的。像光学仪器啊、机电设备啊、金属冶炼这些技术活儿,还有食品饮料、陶瓷玻璃、塑料橡胶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东西。印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确实涨了点,咱们的产业链可能有一部分转过去了。这些领域需要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引导。
第三种,就是咱们竞争力下降比较明显,产业大规模外迁的。主要是纺织品、木制品、家具、灯具、玩具、鞋帽这些。咱们在美国市场的占比掉得挺狠,可印度那边涨得并不多。这说明啥?咱们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不是往印度跑,而是去了孟加拉、越南那些地方。这个咱们引导得还算可以。
为啥会出现这种产业转移?原因其实挺复杂的。
一方面是咱们主动调整。你想啊,印度那边人工便宜,市场又大,政府还出了一堆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有些企业觉得划算就去了。这个没啥好奇怪的。
另一方面是被逼的。第一个是美国政府搞的那套“去中国化”,硬是要把产业链从中国搬走。第二个是大企业带头跑了,那些给它们配套的中小企业不得不跟着走。你想想,苹果要求所有供应商都去印度建厂,那些小厂能不去吗?不去就没生意做了。
有人建议说,咱们应该好好处理这个制造业转移的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具体怎么搞呢?
第一条,借着产业转移的机会,把咱们自己的产业升级。搞“中国总部加印度基地”“中国研发加印度制造”这种模式,咱们专门干技术含量高、赚钱多的活儿,让印度去搞那些低端的。
第二条,把咱们供应链的竞争力搞上去,继续保持对印度的优势。
第三条,通过自贸区和“一带一路”这些,加强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合作。
这些建议听起来都挺好,不过我觉得还得加一条:那些特别重要的产品、技术和产业链,咱们得守住了,不能让它们跑到印度去。比如稀土提炼技术、盾构机制造这些,要是技术被人学去了,那才是真麻烦。
说实话,虽然短期内印度对咱们构不成太大威胁,可长远来看,要是印度真把咱们的产业链接过去了,慢慢发展起来,那对咱们的经济安全肯定是个隐患。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用太悲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阵子发了个报告,数据挺让人振奋的:咱们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从1980年的5%一路飙升到2024年的31.6%,预计2030年能到45%。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占了全球一半江山!
印度那边制造业确实在发展,可他们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你看,他们有30%多的年轻人是文盲,这能叫人口红利?咱们的高素质人才才是真正的红利。再说了,咱们现在用的工业机器人占了全球差不多一半,还有人工智能技术加持,早就不靠纯人力成本吃饭了。
印度那边收入低,市场规模只有咱们的几分之一,想靠市场换技术?那个时代早过去了。咱们才是世界最大的市场,全产业链都有,基础设施更不是印度能比的。人家印度政府没有那个能力逆天改命,印度老百姓也缺了咱们中国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股子拼劲儿。
你想想看,咱们这些年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靠的不就是十几亿人一起拼搏,一代接一代地努力。这种精气神,不是说有就有的。
所以啊,制造业往印度转移这事儿,该注意的要注意,该防范的要防范,可也不至于吓得睡不着觉。咱们该做的是把自己的事儿做好,技术升级、产业升级、人才培养,这些才是硬道理。
你觉得呢?你身边有没有听说哪些工厂搬到印度去了?你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是怎么看的?欢迎说说你的看法正规配资平台推荐。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_股票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