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咨询平台
前排提醒
3w教师博主
职场人如何借势做副业搞钱
利用下班时间做出高变现帐号
11月22日周六晚19:30
前排提醒
视频播客风口,素人弯道超车
一鱼多吃,打破内卷
揭秘矩阵玩法,打通全平台流量
周日晚上19:30,直播间等你
@L叔
为什么自媒体越来越难做了,每个博主都在做自媒体矩阵?
要不是因为现实问题,
一个号就已经够累了,谁特么想还想多做几个号?
但现实的讲,现在单平台单号的涨粉的难度远远大于多号——
举个例子,我们就拿小红书来说,
这是是一个典型的起号容易,但是难突围的平台。
想要起号,一个素人在万粉之前,其实只要选对赛道,你稍微的认真做一做内容,半年内一年内做到万粉,其实是很大可能性的。
否则我也不会能够连续带那么多万粉学员。
但是如果你想在小红书从1w粉做到10w粉,这个难度你远远大于你连起10个万粉号的。
小红书的流量池在我们看来其实分为两拨人在用,一拨人各用一半。
一个流量池,叫素人池——
这里面都是万粉以内素人,在用50%的流量;
另一个池,叫商业化池或者叫博主池——
这里面都是大于万粉的博主,以及商业化的广告投流,占据了另外的50%。
01
为什么素人很容易起号?
因为你稍微学习一下,然后你会发现周围的竞争对手都是菜鸡,你就很容易做的比他们好,然后就起号了。
而为什么当你破了万粉就很难突围?
那就是当你终于到了万粉,环顾四周,发现居然没有一个菜鸡!
那请问那个菜鸡是谁?
另外一个问题,是单号变现风险太高,且不稳定,
做博主是一件非常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事情。
首先收入分为淡旺季,双十一,618一个月能赚3个月的钱,但是34月,78月你会发现很容易没有收入;
第二,你要经常和数据焦虑常伴而行,几乎没有稳定这么一说,
数据好了,你先别骄傲,因为很快当你广告接多了之后,你的数据势必会下降,你的粉丝粘性势必会下滑。
那数据不好了,
哇靠,那更完蛋,PR过来找你要更高的返点,或者根本等不到PR,
就一直处在一个要不到饭,或者吃委屈饭的日子里面艰苦徘徊。

但更为艰巨的是,自媒体是一个没有什么护城河的商业模式;
因为你做的什么内容都是明牌。
你如果不想被人盯上,头部模式是啥呢?就是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儿——
比如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像何同学那种,每次都去做一个全新的有趣的创造类的产品;

或者影视飓风,他们玩法的是去拍一些普通人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比如去拍龙卷风,去拍大白鲨;

或者你也可以去探一些正常人去不到的地方,比如谈哀牢山之类的无人区。
常规的内容第一现在很难出彩,第二是出彩了分分钟就会有人抄袭你。
因为0门槛,现在还有了ai,一键洗稿是越来越厉害了。
只要你一条爆到了1000赞,明天就会出现10条几乎一样的选题,然后后天是100条……
但也并不是很多人都适合做高门槛的内容,
但是平庸的内容势必会难出彩;
其实很多人都想着去做一键分发,但是平台之间的内容并不是那么的兼容——
这几年流行短内容,无论是短内容,还是短图文,传播幅度非常高,但因为短,大家对你的认知理解并不深,传播性强,但是转化率低;
长内容虽然长,但适合做转化,做深度内容,拉高粉丝粘性,但是传播幅度很低,效应很差。
而且每个平台的所支持的内容形式和覆盖人群也不一样,
B站适合大学生年轻人和横屏内容。 小宇宙是音频平台,属于声音的长内容生态。 抖音那必然是短视频的天下。
现在的创作者只做一个平台,单号,肯定会遇到瓶颈。
实现内容的一鱼多吃,平台的分发,势必是所有内容创作者的核心流程。
为什么我觉得个人矩阵会是做自媒体的终局——
因为做个人自媒体矩阵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好处01, 现在找到红利赛道,涨粉是起号非常快的,而且难度也不高,多号起号涨粉远低于单号突破瓶颈。 好处02, 多号的收入会更加的多元化,东窗不亮西窗亮,直播,广告,社群你完全可以实现多条腿走路。 好处03, 你就不怕卷了,不怕抄袭了,因为你永远有更多的选择权。 好处04, 兼容多平台,多种内容形式,内容容易传播的更广,流量幅度更大,距离也更远; 好处05 ……
这好处真的太多了,我可以写一天——
那请问,个人做多矩阵是不是很困难?具体怎么实现一鱼多吃,内容分发?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做当然是困难的。
首先,你需要建立一个中枢型内容,你以后的方式是只需要创作中枢型内容,然后通过AI工具,帮你去完成中枢性内容变化形式,分发平台的所有流程——
那中枢型内容应该选择什么呢?
以前确实很困难。
02
但今年到未来5年,这个答案有且只有一个——
「视频播客」
其实做自媒体选择什么方向,做什么内容,别看头部大佬怎么说,看头部大佬怎么做?
他们都在做视频播客。
罗永浩做了一档视频播客,一条长视频播客,收获了2000w的播放。
杨天真做了一档播客,一年的时间做到了接近180w的订阅用户。
鲁豫也在今年做了一档播客,小半年的时间也做到了接近150w的订阅用户。
在这里下个结论,我认为视频播客这样的内容形式会是未来更多普通人做自媒体的第一选择。
这件事情不是我决定的,而是平台增量决定的。
从今年年中开始,各大平台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用户增长陷入到了一个瓶颈期。
目前所能看到的小红书月活就是3.5亿,处于一个稳态状。
稳态状没啥不好的,本来平台的高速增长只会是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
而实际上的多数平台,基本用户也都是一个一潭死水的水平。
B站,抖音,快手,一直以来就是一个3%-5%的用户增长水平,不知道是真的新用户,还是用户注册小号。
对于平台来说,用户增长到达瓶颈,但是投资人的压力依然如山大,就会开始大量的商业化。
对于用户来说,会看到今年的广告怎么越来越多,划着划着就一个直播间,刷着刷着就弹一个广告。
而再这样的前提下,就会形成一个趋势——
1.流量付费常态化
对于博主来说,会感受到自然流越来越少,以前过万播放的内容只能跑到几百播放,不花钱烧一些推广工具,根本收获不到任何的曝光。
这种真实的感受裹挟着百粉,千粉,万粉,甚至几十万粉的博主。
而如果你想收获更多的播放,自然需要用钱来换——
我有个B站教程区的头部博主的朋友,他和我说,今年他每个月需要常态在B站上烧2w左右的起飞推广。
否则就算他60多万粉,B站上的常态自然流视频最多只给几千播放。
我对26年有个预判,100%的头部平台常态获取流量都需要付费氪金——
这是大方向,但存在缝隙。
缝隙怎么找,晚点再说——
另外一个结论是,当新增用户数量不再大量增长,那么平台会导致另外一个行为,那就是用时间去换数量,去抢占用户的使用时间。
相对于几十秒的短视频,或者简单的图文形式,平台会更加倾向长且沉浸内容的形式,去抢占用户更多的时间。
我们能看到,
第一平台会鼓励博主大量的去开设直播,去鼓励博主投入直播,去吸引粉丝过来参与。
直播的时候同时能够拉高用户的留存时间,还会产生消费,一举两得。
2,是平台会鼓励用户去产生深度的长内容形式,
去从一个习惯性看短内容,到看深度长内容的,这里面就是从几十秒到十几分钟的使用时长的巨大飞跃。
包括我从今年年底开始,我收到了大量的平台的视频播客的入驻邀约,
给的流量扶持激励也特别的好。
比如我只是一个不到1w订阅的小播客,
B站在11月份至少有不下10个运营找到我,说希望我入驻B站,开设视频播客。

小红书在今年8月份就已经启动了「随时随地视频播客」的活动话题,扶持视频播客的创作者。

播客本生就是增长潜力巨大的内容形式。
2024年Edison Research的调查显示,美国12岁以上人群中有70%至少听过播客,43%每周都在收听。在美国,每2个人里就有1个播客听众,这种普及率和活跃度是其他国家难以想象的。
像YouTube Podcasts- 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数据包括视频播客内容)
Spotify-月活跃用户约为6.4亿,订阅用户约为2.63亿。
而在我国,这里面的月活用户就差了几十倍。
像喜马拉雅(Himalaya)- 月活跃用户约为5000万,不过这里面多数都是音频节目和故事。
小宇宙(Xiaoyuzhou)- 月活跃用户约为在1000w左右。
目前累计全中国大概播客用户在1.5亿左右,
那么这里面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我国至少还有3-5倍左右的增长空间。
所以我们能看到b站今年开始all in视频播客计划。知乎开始做音频播客,
我们也能看到各大头部的明星网红开始做视频播客。

另外,是播客内容形式本身带来的最好处是——
内容非常容易植入人心和转化,拉高用户的粘性和消费意愿。
就我个人做播客的体验来说,
对于普通创作者来说,最香的一点在于,
只要你的选题能够切到痛点,抓到刚需,就算你完全没有粉丝,一条音频播客在宇宙能够收获500-800左右的自然播放是完全没有问题,
这种可不是小红书或者抖音的播放量,看一眼就算,而是真真切切聆听了10分钟以上的深度播放量。
并且播客的用户的完播率非常高。
播客的用户场景要么是在日常通勤时候,比如地铁,公交,开车的时候,要么是跑步做家务等等,
或者是像在洗澡,刷牙,睡觉前,
打开当个背景的声音。

大家手上都有要忙的事情,所以都不太愿意换台,
所以播客的完播率非常高,平均在50%左右,有些比较好的节目能干到70%的完播率,这对于长内容来说是非常夸张的——
做个比较,以前公众号长文完读率也就10%,而长视频有5%的完播率就不错了。
这么长的完播率,代表用户植入心智的过程会变得更加简单和丝滑,后续变现转化也会更加好做。
举个例子,你可能刷一个下午短视频都不记得那些博主叫啥,但你一定记得N年前《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而且播客的用户质量非常非常出色。
根据《2024年justpod中文播客新观察》,
播客用户现在平均年龄在31.9岁、女性听众超过50%,一线新一线城市比例接近70%,超过9成用户都是本科学历,平均月收入在1.6w以上,人均听播客时间,每周4.8小时。
因为消费能力非常强,且用户粘性很高,所以某种意义上B站开始做视频播客,也是为了拉出高消费力的刚需购买人群,
因为现在B站的学生用户实在实在是太多了。
而小红书,因为本身就是这类人群,非常契合,天生适合做播客,我对未来两年小红书和B站的内容播客化非常期待。
而且我们可以想想一下,当高素质高购买力人群遇到长内容,重度植入,这里面的转化率是非常可怕的。
但是,以前的音频播客确实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变现乏力,不像短视频可以做视频植入,广告植入意愿会更强。
并且音频的形式对于小红书,抖音,B站,视频号等平台不太兼容。
但是从今年开始,就不太一样了,各大平台纷纷开设视频播客栏目或者活动——

视频播客的元年就在2026年。
其实未来2-3年,如果你想做个人IP。
长视频播客一定会是一个重要的核心中枢内容。
以前每个平台之间的差异性质极大,导致使用以前个人IP的形式,你很难在所有平台收获到流量。
但是2026起,一鱼多吃,多平台分发这件事情,
因为「AI工具」和「视频播客」这两件事情,变得简单丝滑了起来。
你完全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进行一鱼多吃——
如果你愿意出镜,完全可以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分享观点,然后直接做视频播客

然后又可以直接讲采访的音频导出分发到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上面

同时又可以对长视频进行切片,分发小红书/抖音;

同时,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把全部音频转成文字,变成公众号图文/小红书图文

这种内容形式,完美打破了平台之间的封闭性,实现直接生产一种内容形式,流量幅度获取的最大化,性价比高到可怕。
03
当然很多人会问,那我如果没有罗永浩这样的名气,不想做采访,视频播客我可以做么?
当然可以——
你可以选择直接对着屏幕很朴实的分享自己的观点,

就只需要口播你的内容就行了,只需要配上字幕,连特效都不需要。
音频随手一转,就可以放上小宇宙等音频平台。
文字随手一转,就是一条不错的图文。
如果你连出镜都不想要,你完全可以采用数字人的方式进行录制。
这是我最近生成的数字人视频播客,你看看真不真?
因为视频播客就是长内容的视频传递,所以只要你的内容原创能力够强,简单的固定图文+字幕+音频的方式也可以快速起号。


而全流程文字加上录音,你都可以用Ai来完成。
我们已经跑通了。
文字->音频播客->视频播客->切片
Ai全流程。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来一下我11月23日周日晚上19:30的直播,会给你讲的清清楚楚——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视频播客的赛道形式的话,也欢迎来到我11月23日周日晚上19:30的直播,有很多惊喜哦——
直播推荐
小红书3w教师博主
职场人如何借势做副业搞钱
利用下班时间做出高变现帐号
11月22日周六晚19:30
点击“阅读全文”,报名抢定名额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_股票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